首页» 政务公开» 他山之石» 宝安如何国际化招贤引才?

宝安如何国际化招贤引才?

文章来源:南方日报   发布时间:2017-11-27    点击数:
 

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落户宝安人才园,有分析认为,很大原因是看中人才园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腹地这一优势,可以全方位、多层次、宽领域地开展引进海外人才和智力工作,有效地发挥国际人才交流中心的辐射作用,更好地形成人才和智力聚合的平台。

11月17日,在由宝安区科技局、南方日报合作举办的“南方日报创新观察团宝安专场——粤港澳大湾区及广深科技创新走廊中的‘宝安担当’”高峰论坛上,香港大学金融与公共政策教授、香港国际金融学会会长肖耿提出,宝安要吸引世界的中产阶级、高端专业人士在此扎根,社区服务的“最后一公里”要做到位,宝安有可能实现香港水平的社区服务,给香港一个很好的支撑。

1 做好社区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生活服务与国际接轨

“从过去40年看,深圳、宝安非常成功。但实际上我叫它‘野蛮增长’,其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香港的‘前店后厂’,把整个广东带入了全球供应链。目前,广东各个城市相互竞争非常激烈,东莞和佛山、深圳竞争制造业,在一个城市里,每个区之间也在激烈竞争。”肖耿说。

他认为,目前宝安实际面临的竞争来自四面八方。两年前,他在佛山调研。佛山建了两个新城,和宝安正在建的滨海新城类似,但早了一步。“佛山的地理位置,逼得它不先走一步就没有希望。宝安的地理位置太好了,有机场,隔壁是前海,这是最好的地方。”

肖耿认为,未来中国经济将进入新常态,而不再是野蛮增长时代。新时代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与供给侧跟不上、不平衡、不充分的矛盾。未来20年宝安希望走在全国前列,就要思考如何满足中国的中产阶级、高端专业人士的需求,吸引之来此工作,吸引企业来此扎根。

如何吸引?肖耿认为,深圳和香港的联系非常重要。香港虽然房价很贵,但世界上许多成功的企业家愿意选择香港,因为香港能够满足他们吃饭、睡觉之外的价值追求,这些来自于国际化,来自于政府社区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做到位了。

“全世界很多人到香港都觉得宾至如归,觉得做什么事非常透明。”肖耿表示,高端人士需要信息流畅通,资金流畅通。宝安离香港很近,而且和前海、南山不同,房价稍低。他认为这是内地和香港融合的很好机会。

“香港人年纪大了,退休后完全可以来宝安生活。但他的社保、医疗等社会服务带不过来,这一套在香港非常完善,也是内地非常需要的。在未来十年、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,内地需要引进这些服务。”肖耿表示。

2 打造宜居宜业的国际化城区

宝安如何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发展模式?肖耿认为,宝安发展制造业,面临着东莞、佛山、惠州等地的竞争,发展高科技,要和南山竞争。宝安的优势是面积大、人口多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、生活候选地。同时,宝安的房价低于深圳中心区,未来在提升居住品质、吸引高端人士、环保与社区服务方面可大有作为。

“宝安这样的城区,要在自己能掌控的‘最后一公里’做到非常清晰。面向各个阶层的生活方式,无论是高端人才,还是外来打工人员,在宝安都感到宾至如归。如果做到这一点,宝安将成为中国城市化意义上的一个典范。”

他认为,宝安的国际化非常重要,国际化的第一步就是和香港地区接轨,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重要意义,要吸引香港的中产阶级到宝安工作和居住。“香港的竞争力是世界一流的,但它的容量是有限的。香港缺少谷歌、微软这样的科技大公司,成千上万名工程师无法安置。这个容量需求,广东完全可以帮它解决。”

肖耿认为,过去深圳主要注重的是香港商业模式的复制,未来可以从生活方式方面借鉴,在生活方式层面进一步向外开放,与国际接轨。如此才有希望吸引国际人才,进一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化程度。这一目标不是一两个城市可以独立实现的,但宝安可以作为先锋。

记者了解到,近年来,宝安不断加大对人才的支持力度,继续落实企业、创新、人才三大政策,为全球各类人才提供最优惠的政策条件。其中包括为本科(含)以上人才发放生活补贴“大礼包”、未来5年每年拿出不少于1000套住房实施人才安居工程、实施建站(院士、科学家、专家工作站)引才计划、大力引进“凤凰团队”、首设“引才伯乐奖”等。通过积极借助国际人才交流平台,宝安多渠道、多举措引进国际化人才,目前已吸引了中科院院士姚建铨团队、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学敏团队等一批院士团队落户宝安,在宝安工作的外籍人士达3000多人。

3 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率先对接香港人才和创新

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认为,宝安应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的关键几环。如宝安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,应当在保留制造业的基础上实现转型升级,在发展过程中更加专注制造的质量和效益。制造业不要自废武功,保留制造业基础实现转型升级,不要刻意地去追求所谓的改行和升级,而是在发展当中逐步实现转型升级。同时,宝安要注重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发展,并率先和香港对接,与香港的人才、创新实现互补互助。

“从作用上看,粤港澳大湾区将成为高水平开放的范例。中国目前面临着走向高水平开放的阶段,全面开放的新格局。服务业大比例对外开放,还有很多规则需要对接。我觉得要解决和香港共同繁荣发展的问题,实现深度对接。粤港澳概念应该从这一点进行突破,全面对接,实现高水平开放,推动开放型经济。如果中国内地经济不能和港澳地区实现人流、物流和资源优化配置,将来如何走向世界,引领经济全球化的新方向?”霍建国说。

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、深港产学研基地深港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克科认为,宝安不一定要做“大”,但一定要做“巧”。宝安的目标是建设国际化、现代化创新城区的新标杆,完善创新体制机制、实施组合拳、拓展双优空间,以“四带一核两走廊”为远景,提升城市的享誉度和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基础环境、科技实力以及区域竞争力。“我觉得现在要解决交通问题,然后解决功能和品牌问题。在粤港澳大湾区中,不求惊天动地,但一定要持久,让一个家园成长起来。”

4 创新人才引进机制构建“金字塔”人才结构

“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,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”,人才,则是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动能。对一国的发展如此,对一城一区亦不例外。

基于这样的认识,多年来宝安区始终重视人才工作,出台了凤凰工程等一系列人才招引计划和政策,成立了宝安区职业训练局,建立了一支符合宝安产业需要的技术人才队伍。随着发展需要,宝安开始大力引进高级型紧缺型人才,实施了紧缺人才“1000工程”,加大与国内外智库、科研高校、人才机构的合作,让宝安“得宝而安”。

目前,宝安区共有市高层次人才881名、区高层次人才1478名、院士(诺奖)14名(非全职)、“千人计划”专家9名、孔雀计划人才22名、博士人才约700名;广东省和深圳市“孔雀计划”创新科研团队6个、区创新科研团队22个、博士后工作站25家、留学生创业园4家、技能人才总量达100万以上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去年,宝安区出台了《宝安区贯彻落实〈关于促进人才优先发展的若干措施〉的实施方案》,建立起宝安特色的人才分类机制,打造人才“金字塔”,实现对宝安当下所需各类人才全覆盖。其中,“塔尖”是深圳市认定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,包括国家级领军人才、地方级领军人才、后备级人才以及“孔雀计划”A、B、C类人才。“塔身”是宝安区级高层次人才,在原有的宝安区级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基础上,重新进行修订完善,提出了产业类、教育类、卫生类、综合类人才标准。“塔基”是基础性人才,覆盖新引进本科、硕士和博士毕业生、工匠人才、创客人才等中初级人才。

2015年以来,宝安每年安排不少于1亿元的人才工作专项资金,并新设创业投资引导基金,为人才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和资金支持。2017年,宝安区人才工作专项资金更是达到了1.5亿元。

“人才金字塔”结构,力图基本涵盖宝安当下所需的各类人才,最大程度地实现“人人皆可成才、人人尽展其才”。

 

许可证编号:粤ICP备11011497号-6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
主办单位:365bet亚洲备用
推荐使用IE7以上浏览器